7月26日是王希季院士103岁生日,五院院长李大明、党委书记路明辉代表五院党委和全院干部职工探望了王希季院士,祝他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王院士也向广大五院职工问好,他非常关心五院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在谈话中对院承担的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国家后续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尤为关切,并寄予厚望。
王希季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与党同龄,为五院空间技术创新和空间事业发展深远谋划、倾注心力,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王希季院士掷地有声的五句话。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出生于云南。1938年秋,他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1948年,王希季踏上了留学旅程,前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留学。就在准备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时,他得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消息。
“国家需要建设,所以我们回来了。”王希季果断放弃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与一批中国留学生一起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 轮船,踏上了归国之路。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
要大胆,任何新事物总有风险、困难,但不太了解规律的时候,不能当‘傻大胆’!
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
王希季院士是我国载人航天早期研究的引领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迎来了发展契机。王希季力主从载人飞船起步,并建议充分继承和发展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以提高载人飞船的可靠性,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王希季持续关注并为其后续发展积极思考、建言献策,参与了多艘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他提出,航天员出舱应穿着中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研制对接目标舱(小型空间实验室)以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空间站宜以在轨服务为目标等建议。这些对工程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峥嵘历程中,王希季在我国现代小卫星技术、高分专项工程论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持续研究空间技术发展战略,在国内率先提出“空间资源”“空间基础设施”“天疆”等概念,密切结合实际和形势,不断提出科学恳切的意见和建议。 2016年,王希季95岁高龄时,依然亲自研究关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互联网+航天行动”的课题,思考并探寻着中国航天的未来。今年初,王希季院士向院党委提出了两个请求:一是希望穿上胸前佩着五星红旗的工作服,二是希望给他做一张名片,上面只印两个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卫星总设计师”。他还授权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证书,放置于院展示中心进行展览。对于航天事业、祖国发展,他念兹在兹、始终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起 祝王希季院士103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