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追根溯源;敞开心扉,共建共护。五院的优良作风,传承流淌在一个个历久弥新的奋斗故事里;对组织的清澈挚爱,融汇在一句句真情流露的感悟心声中。院官微开设“清澈的爱为五院”专栏,回顾过往峥嵘岁月,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刊发广大干部职工的所思所想所悟,涵养培育“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质朴、务实、较真、主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共同创建好、守护好“五院共同精神家园”。
本期刊发五院人为航天强国的初心使命而大力协同、团结奋斗的故事,展现五院人一以贯之的“团结”作风。
为神七“瘦身”通力合作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以来,神舟飞船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冲上九霄,点亮天际,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其中,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的壮举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实现。这次任务的背后,有着五院神舟团队为飞船返回舱“瘦身减重”的故事。 相比于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神舟七号要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还承担了实施我国首次出舱活动的任务。增加一个人后,返回舱中航天员的生活、救生物品、应急食品随之增加。而仅一个人的装备压力服、生理测量等装备,加起来就增加70到80公斤。 当时,神舟七号的主任设计师预感到重量有问题,马上建议做方案设计的同志,把返回舱重量复核一下。果然,技术人员经过复核后发现,返回舱开伞指标超重60多公斤。如果返回舱重量大了,着陆速度便大,着陆冲击也随之增大,伴随航天员的不安全因素也大大增加,后果不堪设想。 问题提出后,五院神舟团队集思广益,决定在保证重要功能配置不减的情况下,为返回舱开展“瘦身”“减重”运动。神舟团队干事“麻利”,一旦决定了,整支队伍就握成“拳头”合力去完成,返回舱减重也不例外。 飞船的两总果断提出首先减掉一个坐舱风扇的主意。大家按照这个方案去试验验证,果然非常正确。总体人员冲锋在前,各个分系统全力参与,整个团队“一盘棋”。大家有设计的,有组织的,有负责重量复核的,还有进行舱段改装、配重实施的。虽然大家手头都有不少“火烧眉毛”的活,但两总们一声招呼,没人含糊,所有参与的同志无一例外都加班加点,一条心为“减重”而奋斗。各个分系统也都开展了试验,证明调整配置后对分系统功能没有影响。规模较大的试验,3天完成3个,速度非常快。在办公室、试验现场,大家聚精会神、挑灯夜战,20多人为“减重”这个目标齐心协力,忘我奉献。 在神舟团队的通力合作下,经过9个月的“减重”运动,返回舱“瘦身”工作大见起色,为神舟七号任务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中国人迈出太空漫步的第一步。 为神舟七号“瘦身”的故事,充分体现着五院人“团结”成钢——真正做到了有问题共同解决、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齐心协力保成功。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吸引着人们辨明方向、运筹四时的灼灼目光,承载着人们面对浩瀚宇宙“援北斗兮酌桂浆”的豪迈。 多年来,五院北斗团队自力更生、披荆斩棘,在天疆迅速部署了“大棋局”,将“北斗”从遥不可及变为自主在握。“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成功。”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道。 五院北斗三号研制队伍曾经做过一项统计,如果按照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来计算,几乎每个“北斗人”一年都工作400多天。这个团队里有老院士、老专家,而更多成员是2009年前后加入航天队伍的“80后”新兵,正是因为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才成就了熠熠生辉的“中国北斗”。 创业阶段,“老北斗人”用药盒和大头针制作简易的卫星模型向新员工细细讲解;后来,他们用“共享笔记本”等形式你一句、我两行地记录研制经验和心得;再后来,他们设立了督导师制度,手把手地助推青年成长,并认真编著了总体设计指南以及各分系统的设计/工作手册,详解设计中的“清规戒律”,倾囊传授,毫无保留。创新开展的虚拟卫星培训项目也渐渐成为了“新北斗人”的必修课,他们分工协作,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设计一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虚拟卫星,通过考核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有了“科研生产一体化管控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显著提升了设计制造能力。 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再到北斗三号,几十年来,五院北斗团队作为北斗导航研制的主力军,汇聚各方力量,同舟共济、携手拼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探索发展道路,推动北斗工程一步步稳健地向前迈进。 在北斗团队的身上,我们看到,“团结”就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为了共同的使命担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汇聚北斗沐泽八方的荣光。
力量生于团结 事业成于奋斗 新时代新征程 让我们坚定信念和目标 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劲、下好一盘棋 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共铸航天事业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