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18勿近1000部芒果免费_大象2029新矛盾直达高清_精品伊园乐园免费入口2024

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不败战队”的家国情怀— —记五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GNC分系统研制团队

时间:2017年07月04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报 点击:1981 字体:

6月19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完成了我国首次“全自主”绕飞和第二次交会对接试验。该试验巩固了我国航天器多方位空间交会技术,也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看着屏幕上变化着的数据,想象着天舟一号在太空中的悠然动作,刘宗玉有点儿激动,“天舟一号好样的,很聪明,完全按照预定方案完成了动作!”

刘宗玉是天舟一号货运飞船GNC(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主任设计师。GNC分系统相当于飞船的“大脑”,承担着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的全部运动控制任务。刘宗玉所在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第三研究室飞船组,是一支有着光荣履历的队伍。该团队此前参与研制的11艘飞船,十一战十一捷,称得上是“不败战队”。而此次货运飞船GNC分系统的研发,对他们而言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快速”攻克

在此次任务中,天舟一号要与天宫二号进行3次交会对接。此前,中国航天已经完成了多次太空交会对接。不同的是,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将是两个“庞然大物”的“空中之吻”。13吨级的“大块头”天舟一号以8倍子弹飞行速度在轨飞行,要尽量温柔地“拥抱”同样高速飞行的8吨级的天宫二号。

“质量不同了,控制参数等都会不一样,虽然有以前载人飞船技术的基础,但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刘宗玉解释道。

以往的交会对接需要大约2~3天,而在第三次快速交会对接中,天舟一号将用6个小时左右时间完成从入轨到交会对接的全过程。

快速交会对接,核心和难点在于“快速”。研制团队需要在不打乱既定研发计划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少的改动来满足新任务要求——他们压缩地面引导过程,让飞船自主定位、自主快速制导,同时将复杂的算法和远距离导引技术工程化,把原来需要地面干预的工作交给天舟一号计算机自主进行……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并实际应用于天舟一号的“快速”交会对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弦”

4月20日晚8点左右,天舟一号上两个小翅膀似的太阳帆板展开,飞船以平稳的姿态入轨飞行,发射试验队员的工作才暂告一段落。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控制大厅里响起了《生日快乐歌》。这一天是GNC分系统指挥罗谷清的生日。“生日快乐,罗总!”“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是我们送您最好的生日礼物!”队员们对罗谷清说。

无暇安心庆祝,罗谷清和大家简单吃了点夜宵面条,就当过了生日。4月21日凌晨3点,部分发射场队员连夜飞往北京,拎着行李直奔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按照计划,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将进行首次交会对接,他们的工作还远未结束。

工作中,班组成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关于‘细致’的‘弦’”。谈起做过最细致的活,天舟一号GNC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高伟说,“无论哪个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细致’二字。”作为飞船的GNC分系统研制者,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飞船整体能否良好运行。

高伟负责的是接线表信息流整理。每个产品40个接插件,每个接插件有62个信号点,所有产品都要有信号,所有数据都要靠信号传递。高伟和同事们要保证上万个信号点一一对应,不能出错也不能互相干扰。“如果接线表有误,就像人的神经出了问题,无法接收大脑的指令,这部分机体就不能正常运转。”她说。

加电测试阶段,飞船组负责的数据参数表有600多页,需要关注的参数有3000多个。“每个参数的变化都有可能反映系统的特征表现,即便暂时没有表现出问题也要找出原因,防止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高伟告诉记者。

正是研制人员时刻紧绷“细致”这根“弦”,才造就了飞船组不败的战绩。“工作交到他们手里,我是放心的,他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好。”刘宗玉对年轻同事给予高度评价。

选择航天,不忘初心

一直到4月22日下午6点,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首次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一号GNC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李明明才拖着行李赶回家。6个月大的孩子显然已经不记得这个“陌生的叔叔”了,一起玩了好几个小时,才终于肯让爸爸抱抱。在驻扎文昌发射场的70多天里,李明明只能通过手机视频见证孩子的成长。“回来看孩子都长牙了。”李明明愧疚地说。

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年轻团队,在项目进行的6年里,大部分人都是刚刚结婚生子。新手爸妈们一方面要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家庭。

发射场试验队员是在今年元宵节那天离开北京赶往海南的。设计师刘增波的爱人去年9月刚刚产子,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为了能让他安心去基地,提前在春节前做了手术;年龄最小的胡宇桑,为了进场推迟了婚期;年龄最大的刘宗玉亲人突然离世,却无法赶回……

君在外身不由己。因为热爱,因为自豪感,更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无数的航天人把天平偏向了工作,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平衡家庭和生活。无数家属默默付出,支持他们这份“不能为外人道”的工作。为此,飞船组特地邀请家属们来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参观航天城展厅,体验模拟设备,消除航天工作神秘感,增强沟通,让家属们更能理解他们的工作。

“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不忘初心。”在4月1日的一次活动中,李明明表露了自己的初心,“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和平的保障。”他分享了战斗英雄王伟的故事,16年前的愚人节这一天,王伟驾驶一架落后美国20年的战机跟踪美机,结果在我国专属经济区上空被撞牺牲。

李明明的这次分享感染了很多参加活动的同事。其中,就包括胡宇桑。“4月1日不再是西方愚人节和港星的纪念日,更应该是铭记国家屈辱和缅怀先烈的日子。家国情怀是我们不断在技术道路上攻坚克难的动力源泉。”(崔恩慧 王一琳 代振莹)




关于本院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tiancheng.sidecarrecipien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1260号-1
宜川县| 馆陶县| 垫江县| 黎川县| 浦城县| 桃园市| 浙江省| 资中县| 宁化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