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天舟一号这位“快递小哥”能够准时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总装班组的成员们用自己的匠心,创造了精彩的首飞,将完美交付事业,将平凡留给自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 神舟总装班组
近 60 米高的塔架上,天舟一号地面最后的总装工作正在惊心动魄地上演。朱航深吸一口气,把货运飞船舱门上的52 颗螺钉一一拧开、放好。矗立着的塔架微微晃动,总装操作一岗朱航心不能慌、手不能抖。52 颗螺钉一颗都不能掉。掉了一颗,天舟一号就不能准时发射,对整个空间实验室任务造成的影响将不可挽回。
匠心锻造:惊心动魄的发射前“表演”
此时,离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只有 5 小时。朱航作为总装一岗,和总装指挥郭树海、钳装尚阳、电装王成、检验师凯一起,紧张地进行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临射模块的安装。
这群工匠们,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总装班组。52 颗螺钉一一拧开后,朱航揭开20 公斤的方形舱门,有条不紊地安装着这批特殊的“货物”。
仔细检查密封圈后,朱航按照工艺要求要进行分级测力。52 颗螺钉,每一颗都要按一定的角度和力度要求拧 3 遍。156 次操作,每一次都要精准到位,不能有丝毫差错。至此,封舱作业才算完成。
2个多小时工作中,团队配合默契,让这惊心动魄的工作“一次成功”。“临发射的安装工作需要通过整流罩在‘太空快递员’内部进行安装,空间小,设备重,实施难度非常大,对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心理素质的要求都非常高。”郭树海说,“朱航操作技能过硬、心理素质好,我们相信他能胜任。”
匠心传承:航天器成长的摇篮
画面切换到朱航和他的伙伴们日常工作的地方——北京航天城航天器总装大厅。这里先后完成了载人航天系列、深空探测与科学试验、通信系列、遥感系列、导航系列等平台 200 余颗航天器的总装、专业测试和空间环境试验工作。可以说,这里是航天器成长的摇篮。
去年,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从这里走出,今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这个 “大家伙”刚刚从这里离开。这里似乎有了片刻的宁静,但神舟总装班组在这里日夜奋战的场景,历历在目并在继续。
匠心磨砺:练功只为盲操作
在神舟飞船总装过程中,需要在视线不可见的区域完全凭借感觉盲操作安装直径只有 3 毫米的螺钉。由于舱内空间有限,螺钉安装最小操作间隙只有不到 1 厘米,并且操作人员必须在身体扭曲将近 180 度的“瑜伽式”状态下完成安装。这对总装人员技能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面对这一挑战,张舸在模拟舱内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皇天不负苦心人,现在张舸在螺钉盲操作中,可以做到身体稳如雕塑,微小螺钉安装“一次成”,紧固力矩“一把准”。
匠心铭记:数据为纲下手准
“政治意义重大、人命关天”是载人航天的特殊标签。神舟十一号飞船总装任务,需要完成共计 40 余册各类总装工艺中规定的 1181 道工序,涉及工步数超过 15000 步,落实到工步动作更是高达近 80 万次。在工作量巨大的神舟飞船总装操作中,神舟总装班组将所有的总装操作进行量化控制。
单就部件紧固这一项工作,班组成员就梳理并记住了庞大飞船上所有紧固点的个数、紧固力矩以及紧固顺序,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以数据为纲”。
匠心革新:智能总装提效率
神舟飞船总装工作中,需要安装一个重达47.5 公斤的大型设备。以往,这项工作都是大家凭借超常的技巧与毅力“硬拼”着完成。班组成员们还始终坚持创新总装工作方法,在载人航天器研制过程中载人航天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
这个平均年龄 33 岁的队伍,用自己的双手,练就精湛的技艺,雕琢出一个个飞天重器。他们也得到了许多认可和收获,比如团队先后获得了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为代表的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10 余项,培养出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代表的航天特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共 5 人,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5 人次,形成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及载人航天器总装绝技诀窍论文近40 篇……
神舟十一号飞船任务设计在轨时间超过 30 天,超过之前所发射的航天器在轨时间的一倍以上。为此,航天器总装需要新增在飞船侧壁曲面粘贴加热片的工作。
2017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航天器总装中心天津空间站总装班组喜获“2016 年度天津市工人先锋号”。这是一支只有20人的队伍,却承担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总装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航天器总装中心天津空间站总装班组
驻扎渤海之滨 建设空间家园
天津空间站总装班组在具体的总装工作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提出了多项技术创新,形成了“刻苦攻关、塑造精品、敢打硬仗、万无一失”的班组文化。
班组扎实开展“传、帮、带”的工作,通过言传身教,形成了“老带新、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良好团队氛围,有效促进了年轻员工的快速成长,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能打硬仗的航天器总装团队。
以国为重,矢志航天谱乐章
“以国为重、以事业为己任”是团队的集体信念。团队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推动着我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每名成员虽平凡而普通,但正是他们用辛勤与汗水谱写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华美乐章。
空间站与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等载人航天器相比,体积更大,各舱体的吊装、转运给总装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另外,大部分总装工作需要在密闭的、狭小的舱内完成,这给总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诸多困难与挑战,班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作风和日夜的坚守,以完美的工作质量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真正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严慎细实,万无一失保成功。
创新开拓,独具匠心报祖国
班组始终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始终坚持创新总装工作方法,在空间站总装过程中解决了 20 余项总装技术难题,确保了定制任务的顺利开展。质量是航天产品的根基。为保证安装可靠、过程可控,班组还提出采用机械臂辅助装配系统。
该班组不断用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崇高的责任与担当,编织着属于航天人的中国梦。
培训强化,工匠团队铸重器
高技能人才是完成任务的关键,也是班组建设的重点。班组始终坚持着“忙时生产,闲时练兵”的理念,在工作之余编写培训教材进行理论培训及实操演练,推动班组成员加速成长。
结合任务实际进展情况,班组开展了“我给大家做培训”活动。每期由一名组员根据业务专长讲解个人绝招,现团队共享。“总装操作禁忌”的提炼提升了团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为了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夯实培训成果,开展“双师带徒”培训,班组为每位年轻人员配备两名优秀的师傅,充分发挥两名师傅的各自专长,签订师徒协议,制定培训划,以现场实际工作为教学项目,加快年轻人员的成长,保证了匠心态度和精湛技能的传承和发扬。
为空间站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总装班组成员的共同信念。也正是因为这个信念,该班组的成员驻扎在天津,无怨无悔,默默用自己的青春汗水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